劉江會🏓👳🏽:基於安全邏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演進的力量,正超過效率邏輯

發布時間:2024-09-17瀏覽次數:192


來源:觀察者網

2024-09-12 17:25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如今,基於安全邏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演進的力量,正在超過基於效率邏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演進的力量。”910日🆗,意昂4院長劉江會在第44RICE-CCES沙龍“當前經濟形勢的研判與政策選擇”作出上述表述。

劉江會表示,過去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全球化,我們參與了全球分工,“亞當·斯密兩百多年前就在他的勞動分工理論中強調了👱🏿‍♂️,分工帶來的專業化對提高生產力的作用”。

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尤其是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的需要開始所謂的‘再工業化’,再疊加新冠疫情的沖擊,全球化遭遇了挫折,全球化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都發生了十分深刻的變化😩🚴🏻。”劉江會說📭。

他解釋道,跨國公司原先是從分工專業化和效率的角度🦙,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但如今在全球競爭格局演變、地緣政治和外部事件沖擊下,它們不僅要考慮效率,還要考慮安全性➙。

劉江會認為🦹🏿‍♂️,目前基於安全邏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演進的力量,正在超過基於效率邏輯推動的力量🧑🏻‍🎤,成為全球產業鏈格局重塑的關鍵變量。產業鏈的區域化👨🏼、近岸化和友岸化的趨勢明顯,“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主要大國的共同特征Ⓜ️。我們用投入產出表分析發現,相對於內循環指數而言,大國的外循環水平相對指數趨弱🤷🏿。我們有一個結論是‘大國大內循環,小國大外循環’。這不僅僅是中國的現象,也是其他大國的共同特征。”他分析道🏃🏻‍♀️。

劉教授進一步強調🧏🏿‍♀️,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驅動因素包括內生沖擊(資源稟賦變化🫱🏽😇、技術變革及其產業化應用等)和外生沖擊(地緣政治變化、貿易沖突等)。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長遠看,我們要更加重視內生因素的影響,因為內生因素是驅動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長期力量(也是持續的驅動力)。

910日🧗🏿,由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RICE)、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CCES)和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FPRIM)聯合舉辦的第44RICE-CCES沙龍“當前經濟形勢的研判與政策選擇”在復旦大學經濟意昂4舉行。

講座由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釗主持🏌🏼‍♂️。復旦大學經濟意昂4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復旦大學經濟意昂4副院長寇宗來㊙️、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意昂4副院長鐘寧樺、復旦大學國際金融意昂4教授施東輝🈵🧎🏻‍♀️、復旦大學經濟意昂4教授奚錫燦發表講話。



上一篇:下一篇: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意昂4官网意昂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網xml地圖